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关于中心>机构设置

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介

来源:可持续发展专班 时间:2023-01-05 15:53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几”字弯腹地,东、西、北三面黄河环绕,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7旗2区,常住人口215.4万人,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定位的“两个屏障”(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两个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一个桥头堡”(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地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15.7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0亿元、增长1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资产投资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主要经济指标总量领跑全区、增速位居前列。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550亿元,人均GDP全国首位,9个旗区中3个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3个旗区入选全国百强工业县。2022年1-8月全市产煤5.5亿吨、占全国的1/5,以一市之力保障了包括全国25个省(区市)的燃煤之急,用清洁绿能温暖着千座城、点亮了万家灯。
  一、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主题
  2022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为主题,重点针对“生态建设产业化程度低,制约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资源型产业链条短,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两大瓶颈问题,集成应用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植被恢复重建、煤炭清洁利用、风光氢储车产业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等技术,组织实施强化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行动、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行动、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行动、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升行动、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促进行动的“五大行动”,全力打造“荒漠化防治的全球样板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引领区”“草原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低碳转型先行区”。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思路,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模式,打造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先行区,为全球类似地区发挥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二、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定位与发展目标
  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2024年,鄂尔多斯市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成效显著,高强度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进展,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在十大孔兑与砒砂岩区高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荒漠化防治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传统能源转型升级、风光氢储能源发展规模和产业链延伸初现成效。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的全球样板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引领区、草原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
  ——黄河安澜保障能力提升。全面提升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防洪能力,入黄洪水粗泥沙浓度大为减少,高含沙洪流淤堵黄河灾害大为减轻。
  ——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达到9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5%,非常规水资源(中水)利用率达到85%。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78%。
  ——能源经济体系全面推进。推进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率先建设以高比例消纳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城市,万元GDP(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4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全市比重达到35.58%,“风光氢储车”等低碳产业取得积极进展。
  ——乡村产业振兴迈出新步伐。绒山羊细毛羊奶牛肉牛产业、有机瓜果蔬菜小杂粮产业、林沙草产业和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为优势的乡村振兴产业形成规模发展。
  ——社会进步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健康鄂尔多斯行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8张。
  ——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围绕主导产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40个以上,初步建成现代能源经济技术创新中心和鄂尔多斯国际荒漠化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三、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基本路径和具体举措
  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鄂尔多斯市将聚焦制约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以市旗区联动、点线面结合的推进方式,重点实施强化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行动、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行动、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行动、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升行动、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促进行动等五大行动、24项重点工程、39项重点项目,探索荒漠化防治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实现碳达峰目标,培育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产业、新动能和新增长极,形成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一)强化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行动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针对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丘陵沟壑区和高平原区荒漠化过程不同特征,实施防沙治沙与盐碱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化林草地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矿山和碳汇能力巩固提升6项工程,建立生态建设政策保障、生态产品转化价值、建立生态补偿等荒漠化防治长效机制,构建区域荒漠化综合治理体系,形成荒漠化防治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新格局,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二)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行动
  站在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上,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增效、城乡生活节水增效、河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地下水保护与超采区综合治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6项工程7项重点项目,建立用水指标统筹调配机制,推行水资源市场化交易,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鄂尔多斯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三)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行动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针对鄂尔多斯市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绿色低碳及可持续程度较低、能源经济产业链条短、能源结构的多能互补体系尚未形成等核心瓶颈问题,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实施煤炭与天然气绿色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风光氢储新能源倍增、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等5项工程8项重点工程,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四)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升行动
  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壮大农牧产业和文旅产业为抓手,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富民、农牧业节能降碳、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等4项工程7项重点项目,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着力发展荒漠化地区特色农牧业,建设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实验项目,打造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促进行动
  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释放“科技新政30条”红利,面向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的科技前沿,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鄂尔多斯市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匮乏、企业竞争力低等瓶颈问题,实施科技创新能级提升、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等3项工程,建设综合、开放、共享,且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我国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形成从前沿关键技术创新到成果孵化转化再到绿色产业示范的完整创新链条。

上一篇: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