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两个A类先导专项落地呼伦贝尔
时间:2021-06-24 16:05
来源:呼伦贝尔市科技局
下载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支持下,扎实推进与中国科学院等“4+8+N”合作主体的科技合作,先后促成中科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和“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两个A类先导专项落地呼伦贝尔。
中科院先导专项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简称,分为A、B两类,其中,A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促进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研人员在呼伦贝尔市草牧业示范区开展科研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中科院方精云、种康院士主持实施的“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A类先导科技专项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该专项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为依托,集聚60多家院内外单位科研骨干,围绕生态草牧业开展系统集成性研究。专项共设立6个项目、16个子课题,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山东黄三角农高区、云南昭通市设置3个示范点,其中,5个项目、9个课题涉及呼伦贝尔地区,计划五年内在呼伦贝尔投资3.26亿元,旨在针对草原牧区,在“以小保大、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生态草牧业理念指导下,通过揭示生态健康条件下的草畜平衡调控机制,创新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技术,突破环境友好的牧草种植加工及绿色转化技术等制约我国草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打造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技术与绿色发展模式,为我国天然草地快速恢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带动我国种植模式与农业政策调整,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政策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河湾农场(图片来自网络)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是中科院在系统总结“黄淮海”“渤海粮仓”等农业科技攻关重大任务经验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严重、地力透支等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充分利用长期科学研究和技术、数据积累,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合作开展的战略性A类先导科技专项。项目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依托,集聚10多家院内外单位科研骨干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河湾农场设立“大河湾示范区”,作为内蒙古地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核心区域,计划五年内在呼伦贝尔投资1.2亿元左右,旨在依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规模化种植基础,融合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多种要素,探索以“智能农机+农业模拟器”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的发展标杆与典范,并面向东北地区开展模式推广。
据了解,这两个A类先导专项落地呼伦贝尔,是院地双方多年来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的结果。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科院签署新一轮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17年,呼伦贝尔市政府与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签订“共同推进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工程与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2018年,呼伦贝尔农垦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马铃薯种薯绿色发展技术体系”科技合作协议;2020年,呼伦贝尔市政府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院地双方合作以来,着力围绕地方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专项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涛在呼伦贝尔开展两个A类先导专项调研时表示,院地双方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加快形成院-省-市联动机制,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问题为导向,补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短板,形成有效的全链条的发展模式,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