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土壤抗连作障碍集成技术在全区5个盟市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
6月18日,由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办的设施土壤抗连作障碍集成技术产业化应用培训会暨现场观摩会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利村举行,这也是该集成技术继在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进行产业化推广后的又一次规模化应用。
培训会当天,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所研究员姜伟就“设施土壤抗连作障碍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核心示范户和科技特派员在新城区毫沁营镇讨思浩村科技服务站进行了培训,并带领学员到毫沁营镇塔利村草莓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就如何解决连作严重引起的土壤环境恶化,导致设施瓜菜、草莓等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现场给予指导,还对以菌治菌、土壤消毒等技术进行了示范处理,详细说明了操作注意事项,倡导种植户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9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开始进行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理论规律及修复实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前期已探明了我区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规律和障碍成因,并针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单项修复技术进行了攻关研究,完成了单项技术的配套集成。2014年,该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登记。2017年,该研究团队针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制定了地方标准技术规程。
2019年,由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牵头,联合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共同实施了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设施土壤抗连作障碍集成技术产业化应用,将项目成果在全区设施农业优势种植区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
据了解,设施土壤抗连作障碍集成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品质、提高单产、绿色发展为主要目的,主要包括设施土壤消毒、设施土壤深耕、嫁接育苗、秸秆还田改良、科学施肥减肥、以菌治菌减药技术、休闲季节填闲改良、伴生栽培改良、灌溉或雨水淋洗等10项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