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助推基础科学研究驶向“快车道
没有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载人航天;没有电磁理论,就没有无线通信……任何技术创新的萌发,都离不开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过往的科技发展证明,重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都依赖于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而内蒙古的基础科学研究离不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一“后勤”保障。
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的五年间,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共投入经费1.9亿元,资助各类项目共3676项,支持科研人员近1.4万人次。2019年自治区科技财政预算中自然科学资金达到6000万元,是2018年的2.3倍,资助项目810项,比去年增加了14.4%。
随着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的逐年加大,内蒙古基础科学研究也正逐渐驶向快车道。
调动优质资源
激发基础研究
多领域创新
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设立以来,在推动我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衡量基础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和使用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处金龙处长说,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对推动我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历次调研中发现,基层科研人员特别是高端青年人才普遍反映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总体资助数量偏少、强度偏弱,且重大项目聚集基础研究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导致一些的好项目没有得到资助,项目经费保障不足,重大项目支撑基础研究的能力较弱。
金龙介绍,为了调动优质资源,加强多领域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科技厅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上寻求突破:首先,面上项目、博士基金、杰出青年培育基金3类项目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储备,不限定研究方向,鼓励科研人员通过自由探索去孕育重大科学突破,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共征集到项目申请2552项。其次,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突出优势和特色,紧扣基础研究环节,从政策规划、产业需求、人才团队、科研条件、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应用前景等“7个维度”进行分析考量,从征集到的57项重大项目申报方向中,优化凝练出生态环保、现代农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蒙医药、数学和物理学科前沿等6大领域18个重大项目。
加大经费投入
助推基础研究
能力提升
有效供给不足、研发能力薄弱,是我区基础研究不可回避的现状。随着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投入加大,基础研究的这一“瓶颈”逐步得到破解。
“2019年自治区科技厅加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资助金额。仅内蒙古农业大学获批的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达88项,其中面上项目56项、博士基金项目26项、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项目1项、重大项目4项,资助金额累计达844万元,资助率33.71%。”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铁牛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才有了长足发展。
此外,自治区科技厅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等9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30项,撬动依托单位直接投入资金417万元,自然科学基金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从近两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验收的统计情况看,基金项目共发表论文数3592篇,其中SCI收录999篇;出版中文专著171部,外文专著13部;授权发明专利171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0项;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83人、硕士研究生1689人;自治区仅有的2位国家杰青和3位国家优青,都曾持续得到基金的支持。基金重点支持的生物学、农学等学科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进入国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11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农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的第624名,自然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
“自然科学基金以其支持方向的全面性、支持人才的广泛性、尊重科研的自由探索性、关注重点的前瞻性等特点,奠定了自治区基础研究的学科发展基础,提升了研究水平,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金龙介绍。
加强顶层设计
为源头创新添动能
吸引和集聚基础研究领域优秀人才、优质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作为自治区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自然科学基金,无疑为科研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内蒙古农业大学老师们通过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扶持和培养了大量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科研人才,大部分也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铁牛说。
为了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取得实效,提升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自治区政府与自治区科技厅先后出台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多项政策与措施。
“2018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意见》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的政策供给得到有效强化,支持力度大幅增加。”金龙介绍,自治区科技厅为了加强对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工作,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针对项目的评审环节中可能导致不严不实等细节问题,突出抓“评审专家、经办人员、技术保障”这三个主体,严格落实评审要求,强化保密观念、落实保密制度,提高评审质量,杜绝“人情项目”,突出项目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其次,就是针对在过程管理中易疏忽问题,明确要求各个环节人员切实担起责任,把好审核关口,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等。
未来,自治区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沟通与衔接,加大顶层设计力度,为我区创新驱动发展再添新动能。
上一篇: 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工作总结会议在沈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