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改变锡林郭勒盟牧民放牧方式
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智慧牧场的指挥养殖示范区,目前已有557户牧民通过手机运用智慧牧场APP对草场及自家的羊群进行实时监控。
智慧农场APP是由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内蒙古智牧溯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团队,该团队实施完成的草原畜牧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改变了牧民的放牧方式。
智慧农场APP的智能饮水、跟踪定位、全景视频、气象监测、智能圈舍、自动大门、养殖档案、病情诊断等功能可在手机上进行实时操控。牧民可以通过APP对智慧农场的远程自动饮水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实时定位自家羊群的位置以及实时掌握草场及畜群的情况,大大降低牧民的养殖管理成本,提高牧民的生产收入。该团队还将计算机视觉数据与牲畜生命体征数据相融合,通过个体身份识别、体征检测、体况评估、行为分析实现精准养殖,提高生产效益。基于全流程大数据采集,完成苏尼特羊溯源大数据深度分析与挖掘的研究与示范,为地方政府提供协同监管与决策分析服务,为牧户提供科学放牧精准生产服务。
近几年来,该团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建了3个养殖示范区,信息化改造了5个屠宰加工厂,为90余万只羊佩戴了电子耳标,并建立了电子档案。仅在苏尼特左旗,累计耳标羊出栏15.4万只,为牧民增收782万元。
2018年以来,该团队依托“草原畜牧业溯源大数据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践行“互联网+现代牧业”战略,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相关示范区牧场实施进一步技术升级,为推进畜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融合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为牧民养殖生产和屠宰加工企业提供技术保障,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增加牧民收入和保护草原生态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一篇: 中蒙双方将联合开发纯植物提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