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斗新时代,创新改革正当时!2018年,全区科技系统上下铆足干劲儿,奋力书写新时代自治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为宣传展示自治区各盟市科技创新成就,营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值此2019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创新内蒙古”科技政务信息公众平台全新策划推出《创新在路上》专栏。今天为您推出第四期:《巴彦淖尔:创新科技服务模式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10月30日,第一次自己进行育苗的杭锦后旗永增二社周述贵,因培育的一棚瓜苗出现了旺长现象,又不知道采用什么办法进行控制,心里非常着急。通过12396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App)点餐式一对一邀请功能,邀请科技服务专家张秀玲出诊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张秀玲按照平台操作要求及时到达现场后,通过观察询问,做出诊断,这是由于气温高、浇水多、喷施肥料不合理等出现的苗子徒长旺长现象。她建议采取控温、控水、控肥,特别是降低夜间温度,加大昼夜温差、合理浇水、移盘等措施来控制苗子徒长问题。
通过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一周后周述贵家的苗子恢复长势。他立即通过12396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APP,用电子服务券向张秀玲支付了相应的报酬。专家张秀玲在收到服务券后,第二个月就兑付成现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张秀玲高兴地说:“作为一名退休科技人员,自己总想还能有个继续发挥才能的舞台。现在有了12396这个平台,政府还考虑到酬劳问题,我觉得挺好,既利于农民科学种养殖,解决他们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举两得,非常不错。”
在巴彦淖尔市,享受这样的科技精准服务,对于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来说,已成为平常事。通过优质的科技服务获得收益,也激发出科技人员服务农民的热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2018年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乡村振兴科技精准服务行动”。通过政府给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放服务券,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以有偿服务的形式,主动进入科技服务主战场,使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得到“一对一”的科技精准服务。
精心选拔培育,确立服务专家及对象。科技服务专家从全市事业单位有服务能力的科技人员和企业、社会上有服务意愿的科技人员中产生,以现有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设施农业专家团专家、12396服务专家为骨干,经单位推荐、自愿报名、审核筛选、服务培训等环节最终确定为科技精准服务专家。服务对象为全市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由旗县区科技局初选后,报市科技局审核把关确定。通过建立专家、服务对象微信群和组织召开现场点对点专题培训会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培训服务专家及服务对象。目前,建档立卡入库的服务对象有594个,服务专家有170名。
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市科技局通过调研五原县科技服务券(纸质券)工作开展的成功经验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决定创新服务模式、研发应用软件。在原有12396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的基础上,增加具有指挥、调度、监督、评价的服务券(电子券)功能。每个服务对象的平台账户内都发放了1000元电子券,由他们自主选择科技服务专家,并根据专家的服务效果评价付费,每次服务费用不设下限。科技服务专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接受邀请开展服务。通过这样的双向选择机制,既能激励科技服务专家的积极性,让能者多劳多得,又能有效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的生产经营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