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典型经验)鄂尔多斯市多举措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

时间:2023-09-12 16:00   来源:政策法规与监督科   下载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实现“三个四”目标任务为重点,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筑“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高标准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建设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印发《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启动实施24项重大工程、39项重点项目,2023计划完成投资411.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72.7亿元。5月19日,科技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鄂尔多斯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会,科技部张雨东副部长视频致辞,对示范区建设作了全面布署。7月25日,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人才科技教育协同发展等8个方面,提出19条具体支持措施,为我市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我市出台《落实自治区支持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分解方案》,将自治区支持政策细化为83条具体落实举措,并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全市“五位一体”考核内容,定期督查检查,确保政策效益有效发挥。
  二、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载体。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不断深化与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努力建设鄂尔多斯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平台。2022年9月3日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研究院揭牌,入驻7个科研团队开展重大课题攻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于2023年2月21日签约,正在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攻关等,着力构建校地合作新模式,为鄂尔多斯教育赋能;4月天骄电商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水平和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彰显;建设“蒙科聚”创新驱动分中心(鄂尔多斯),将“蒙科聚”平台融入“三清零”行动和“双倍增”计划,帮助企业挖掘技术需求、转化科技成果,不断提升平台支撑服务效能;4月26日矿鸿工业互联创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落成揭牌,构建煤炭工业互联网架构,探索智能煤矿工业互联网体系,为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5月5日我国首台套新能源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发布;5月25日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建设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集聚头部企业开展中试转化;6月16日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正式揭牌,全面开展9项年度攻关课题,重点推进零碳机场和智慧矿山项目建设;6月16日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鄂尔多斯实验室揭牌,首批布局CO2制备绿色航煤技术和合成气一步法制备烯烃芳烃技术。同日,汇能集团煤基固废研究院挂牌成立,拟开展硅铝合金相关下游产业、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攻关;7月31日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共建本科生化工实践基地框架协议,探索高水平创新实践育人新模式;8月6日鄂尔多斯实验室获自治区批复同意建设,成为自治区首批内蒙古实验室,填补自治区实验室空白,下一步将加快试验场地建设,完善科研设备布局,积极争建全国重点实验室;8月11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共建内蒙古研究院成功签约,拟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合作。
  三、发展壮大创新主体力量。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推动更多企业走上创新之路。深入开展“三清零”“双倍增”行动。截至目前,新增“三清零”规上企业30家、达190家,完成全年任务的75%。着力推动R&D经费快速增长,1—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42.8亿元,同比增长34.6%;有研发投入的企业达262户,增长59.8%,占研发纳统企业总户数的31.8%,首次突破30%门槛。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大创新激励和政策引导力度,加强企业创新精准化服务,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推荐上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1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2家,提前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年度目标。获批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3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38家。大力支持我市技术装备首台套和关键零部件首批次产品推广应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共有5个产品通过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产品审核认定,居全区首位。落实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99户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同比增长31%,加计扣除总额42.1亿元,同比增长54.2%;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14.2亿元,同比增长4%。 
  四、加速汇聚强大智力资源。立足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对接引进院士专家顶尖人才,持续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速集聚各类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着力构建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效能突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今年以来,累计对接合作来访院士16批、37人次,较去年全年增长45%,吸引院士团队在鄂尔多斯市开展科研活动、落地科研成果。推动与白勇院士团队合作,支持科技兴蒙专项800万元。组织实施2023年标志性创新团队项目,支持武强、蒋宇静、余艾冰院士等7个高层次人才团队1268万元。推动建设7.6万平方米集科技创新、人才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学研协作于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的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并揭牌投用,余艾冰、白勇等院士团队,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氢能技术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及一批科技型企业、服务机构入驻。打造3万平方米的汇能科创大厦,为清华、北大等高端人才团队提供实验研究、试验示范、应用场景搭建。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北京)9月7日正式启动运行,未来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京津冀、链接全球资源。开展名校引才和市直单位“一博三硕”引才行动,2023年上半年,引进硕博研究生486名、重点高校本科生208名。
  五、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强度推动科技创新,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刚性增长,2023年全市财政科技预算16亿元,增长31%,其中市级财政科技预算9.89亿元。持续发挥“科技新政30条”政策效能,兑现政策奖补资金1.29亿元,立项实施市本级科技项目141项,下达资金1.65亿元,争取自治区科技资金1.47亿元。建立财政科技经费专户,实现科技资金“直通车”,2022年财政资金全部兑现。持续拓展多元创新金融支持渠道,全市各类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51.6亿元,全力支持鄂尔多斯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16家金融机构推出多种科技金融产品,发放科技贷款2.6亿元。实施知识产权量质提升工程,全市专利授权量185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8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94件,高于自治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4件。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高规格举办首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苏州、深圳、鄂尔多斯市设置分赛区,面向全球、全国吸引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鄂尔多斯转化落地。评选表彰科技创新10强和50强企业,树立科技创新先进榜样,激发企业创新热情。高质量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实施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开展院士科普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市科学技术局)
 

上一篇: 市科技局召开2023年第23次党组会议

下一篇:市科技局与林草局举行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