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科技局:抓实“三型”机关建设 厚植科技创新生态
时间:2025-04-11 17:03
来源:机关党委
下载
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持续擦亮“创新引领、科技惠民”党建品牌,推行“三少五多”管理法,着力打造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三型”模范机关,切实把机关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以“创新型”机关建设为引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创新型机关建设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市科技局通过创新理论武装、机制创新、党建引领等多维度探索,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为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能。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创新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邀请院士开展科技大讲堂,推行“三个一”学习机制(讲好一期政策微课堂、推出一件典型案例、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推动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二是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机构答题”科研攻关机制,推出助企改革举措,建立“揭榜挂帅”新模式,推动“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赋能。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先立项、后补助”“定向择优”“赛马制”等支持方式和“里程碑”管理机制。发挥羊绒、煤基新材料、碳中和、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推动本地实力企业和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建设》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会同近年来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组建“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集群党委,联动科技系统“党员先锋”行动,成立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党建共同体等4个共同体,通过建立“组织联建、人才联育、项目联推、阵地联用”机制,覆盖党员技术骨干100余人,推动党组织嵌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一线。深化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行动,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集聚人才资源、赋能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赋能科技创新发展。

以“效能型”机关建设为支撑,提升行政服务质效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全市科技系统精准高效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持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一是优化管理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推行“三少五多”管理法,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的通知》《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机关创建工作方案》《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AB岗工作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督查反馈制,通过量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显著提升了管理水平、管理效能。二是坚持挂图作战,狠抓任务落实。牢固树立“事不过夜、案不积卷”工作理念,明确重点任务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强化报账意识、交卷意识、结果意识,坚持“月调度、季推进、半年总结”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百日攻坚”行动,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示范性的成果,2024年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创新创业指标跃升至全区第一。蝉联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位列中国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33位,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62位,城市新质生产力排名第15位,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前20名的城市。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提升工作效能。突出工作绩效,将效能建设与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及评优选先等工作结合起来,从工作作风、完成任务、遵守制度、廉洁自律等方面对干部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2024年全年政府信息报送跃居市直部门第一位。

以“服务型”机关建设为宗旨,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市科技局以“最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为核心,建立了“1+3+4”服务体系,通过深化“创新引领 科技惠民”党建品牌,打造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三型机关”,争当“政策落地先锋、主体提升先锋、人才引育先锋、群众满意先锋”,为企业创新各阶段、各环节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务,实现了党组织建设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一是深化政策惠企,助力创新发展。2024年,迭代出台“科技新政30条”2.0版,兑现科技政策资金2.7亿元,惠及创新主体330个。争取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56项,各类资金2.32亿元,居各盟市首位。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0项,支持资金1.7亿元。二是坚持下沉一线,助企纾困解难。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开展2轮14次现场办公,把学习教育搬到企业、科研机构,面对面宣讲科技政策、实打实解决发展问题。深入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要求,认领结对社区共建项目4项,支持科普项目和科普驿站建设经费26.5万元,党员志愿服务队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称号。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选派农牧业和企业科技特派员775人,仅市级科技特派员推广新技术459项,培训农牧民6.5万人次,服务农牧民4万余户,促进增收2.7亿。持续深化包联驻村工作,支持嘎查开展科技创新,助力包联嘎查集体经济增收26万元。聚力打造科普新生态,实施科普能力提升项目34个,邀请院士进校园,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全国科学实验展演会演活动中斩获佳绩。三是强化组织建设,激发队伍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机构改革后,及时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并完成换届工作。建成1个示范堡垒支部和1个堡垒支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党建赋能创新引领 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被评为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认真落实党内关怀机制,在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表彰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保持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丰富机关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形式,充分发挥机关文化的引领作用,激励机关干部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为服务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跨越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绘就机关文化建设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