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时间:2022-03-11 11:30   来源:中国民族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本期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重点谈怎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部署,请您谈谈对此的认识和体会。
  阿拉坦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明确部署。这充分凸显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我们一定要胸怀“国之大者”,从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格桑卓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2021年,是西藏各族人民难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亲临西藏考察,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特殊关怀,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关心。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向各族群众做好宣传、讲解工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茶和盐巴一样不可分离。
  达久木甲: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具体,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好表率、当好标杆,以实际行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起来,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牢牢扎根于每个人的心底,齐心合力为建设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曹金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其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讲认识论又讲方法论,既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又部署了重点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做好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等重点工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讲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格桑卓嘎:我退休前在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塔玛村工作。我们村以前叫冲拉村,发展落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村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00年,冲拉村改名叫“塔玛村”,意为“红旗村”,寓意广大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特别是中央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拉萨市确定“东延西扩、跨河发展”城市发展框架,塔玛村成为拉萨新城的主要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塔玛村工作、生活,原本只有2000多人的村庄,变成了拥有12279人的多民族大家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佳话。
  阿拉坦仓:上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内蒙古一个牧区家庭。几十年来,我见证了内蒙古各族人民一天天过上好日子,目睹了每天都在上演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最好牧场为航天”等等,都是书写在内蒙古大地上的民族团结佳话。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千里驰援、奔赴一线,各族人民慷慨捐赠物资、无私奉献,勠力同心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2021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满洲里、呼和浩特等地先后发生疫情,全国各地各族群众都积极伸出援手。这些都是新时代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生动体现。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各族群众能有今天这样的美好生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在包括党的民族政策在内的各种政策实施下实现的,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刻认识其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特殊紧迫性,切实将其贯穿到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所有工作都向此聚焦,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曹金萍:山东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山东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在齐鲁大地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鼓舞人、感染人,成为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譬如,“一碗拉面温暖一座城,一碗拉面感动一座城”的青海回族务工者马志华;主动承接少数民族群众转移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愿望的朝鲜族企业家朴恩女;把威海文登师范学校新疆班的学生当作自己孩子的“文登妈妈”;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奔小康的济宁市高新区后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武;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东营市海河小学校长方月森……他们的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齐鲁大地上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深厚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党带领各族群众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更加需要汇聚各方面的力量,携手同心,勇毅前行。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民族共居共建、共享共乐的美好家园、幸福家园、和睦家园。
  达久木甲:我是一名拥有36年党龄的党员,一直在凉山生活。我深刻认识到红军在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群众真诚相待、命运与共,谱写“彝海结盟”佳话的历史意义;亲耳听到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民主改革、彻底推翻奴隶制度的历史故事在凉山群众中代代相传;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给凉山带来的巨变,见证了千百年来深受贫困之苦的彝族群众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凉山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实践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主持人:您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怎样才能使这一意识入脑入心,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达久木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和实践载体,要全面深入持久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近年来,凉山州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凉山州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力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五个认同”不断增强。凉山州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深扎根在基层,融入各行各业,基层受到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个人的比例不断提高。
  曹金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今年,山东将围绕主线,实施“四大行动”。
  一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行动。在全省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围绕“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黄河、孔子)等,开展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研究阐释,打造“中华民族欢乐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是民族乡村整体提升行动。指导民族乡村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支持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产业品牌集聚地,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是各民族互嵌和融行动。积极参加“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活动,持续擦亮山东省城市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构建互嵌式社区结构和社会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四是示范创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6+N”工程,启动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整体提升行动,继续做好和美家庭、示范岗位创建工作,通过小切口,做好民族团结大文章。
  格桑卓嘎: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要做好社区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近年来,我们塔玛村大力推动互嵌式居住。在空间互嵌的基础上,全村人不分是哪个民族、不分来自哪个地方,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进共同富裕。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用各族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讲清讲透党的惠民政策,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讲清楚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辖区实现各族群众教育、医疗、社保等全覆盖,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同唱一支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锅饭,就像亲密的家人。
  实践证明,各民族只有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阿拉坦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要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注重从机制构建、环境营造、文化认同、基础保障、铸魂育人等方方面面,同向发力、多元施策,确保以最大合力达到最大成效。
  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进文化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尤其是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二是推动各民族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凝聚人心的基础。只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有牢固的物质基础。
  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创造更加完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要从教育抓起,潜移默化地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要坚定不移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语言桥梁。
  主持人:您对于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何建议?
  曹金萍:一要坚持协同发力。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起来、各部门密切联动起来、基层高效运转起来、全社会自觉行动起来,共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要坚持守正创新。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创新各类平台和载体开展民族工作;运用社会化、法治化、人文化、数字化的方式推进民族工作。
  三要坚持久久为功。按照总书记“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的要求,锲而不舍、狠抓落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系统性工程行稳致远。  
  阿拉坦仓: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帮扶的力度,把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相关政策落实落细。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格桑卓嘎: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发挥好“民族团结月”的作用,集中开展“感党恩、惠民生”“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要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各族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促进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一道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不懈努力,一起用双手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全面准确理解铸牢中...

下一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